智能安保巡檢機器人“上崗”南師大仙林校區!南京市保自研科技裝備筑牢校園安全屏障
新學期開學季,南京師范大學仙林校區的師生們發現了一位“特殊伙伴”——由南京市保安服務有限公司全棧自研的智能安保巡檢機器人“安新一號”正式“上崗”。“安新一號”可根據客戶不同場景、不同需求接受個性化定制,無論是校園的教學樓、宿舍區,還是企業園區、大型場館等場景,都能針對性調整巡邏路線、功能模塊,真正實現“一場景一方案”。如今,它帶著“火眼金睛”和“不知疲倦”的特質,成為校園安全防線的新力量,為師生學習生活筑起科技防護網。
機器人“身懷絕技”:
24小時不打烊的“安全衛士”
這款智能安保巡檢機器人可不是“花架子”,它集自主導航、多傳感器融合、AI識別、物聯網、云服務等前沿技術于一身,堪稱移動的“安全監測站”。白天,它沿著預設路線在教學樓、操場、宿舍區巡邏,鏡頭掃過之處,能快速識別可疑人員、違規堆放物品等情況;夜晚,它的夜視功能自動啟動,哪怕光線昏暗,也能精準捕捉異常動靜。
(機器人巡邏校園各處)
更貼心的是,它還裝著“靈敏的鼻子”和“溫度計”——煙霧傳感器能及時察覺火情隱患,溫度、濕度傳感器可監測環境異常,一旦發現水浸、有害氣體泄漏等情況,它會立刻雙向聯動:一邊向校園安保指揮中心上傳實時畫面和定位,一邊觸發自身聲光報警,提醒周邊師生避險,真正實現“隱患早發現、早處置”。
科技補位人工:
破解校園巡檢“痛點”
過去,校園安全巡檢主要靠保安員“腿巡+眼觀”,難免面臨“難題”:人工巡邏耗時久,遇上惡劣天氣或深夜時段,覆蓋范圍和細致度會打折扣;有些隱蔽的安全隱患,比如墻角微弱的煙霧、地下管網的微量氣體泄漏,也容易被忽略。
(機器人后臺管理平臺)
(機器人夜間巡邏)
如今機器人“加盟”后,這些問題迎刃而解。它能深入人員不宜到達的特殊環境,比如可能存在危險氣體的密閉設備間、地下管網等人工難以進入或涉險的區域,憑借搭載的氣體傳感器實時監測危險氣體濃度,無需保安員親赴高危場景排查——既從根本上保障了人員安全,又精準覆蓋人工巡檢的盲區,及時發現隱蔽的危險氣體泄漏等隱患。
同時,機器人可24小時不間斷工作,填補夜間、凌晨等人工巡邏的“薄弱時段”,一旦監測到危險氣體異常或其他安全問題,會立即向指揮中心上傳實時畫面與定位,并觸發聲光報警。保安員也從“特殊環境涉險排查”和“反復巡邏”中解放出來,得以集中精力處理異常情況,讓校園安防從“人防為主”升級為“人機協同”的智能模式。
獲多方點贊:
為“警保聯動”注入科技活力
不久前,在2025年棲霞區高校保衛處長聯席會議上,各位領導對機器人的各項功能極為關注,并對機器人的人臉(形)識別精準發現非法入侵、異常聚集、違規停(堆)放等功能產生濃厚興趣,現場圍繞功能應用、場景適配等問題展開深入交流,對機器人的實戰價值給予高度認可。
(與會領導聽取機器人功能介紹)
“這為警保聯動添了‘新武器’!”仙林派出所領導評價道,智能安保巡檢機器人不僅能提升校園自身的防控水平,還能在警情處置時,為警方提供實時畫面和精準定位,讓校園及周邊的安全保障更及時、更精準。
此次智能安保巡檢機器人進駐南師大仙林校區,是南京市保安服務有限公司探索智慧安防的生動實踐。未來,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應用場景的拓展,這款“智能安全員”還將走進更多校園、社區,用科技力量守護更多人的平安,讓安全防線更智能、更堅固。